
懷疑患上肝癌,或者篩查過後,報告稱你可能患上了肝癌,你便要預備作進一步檢查。到底轉介至相關專科後通常做什麼檢查?檢查會如何進行?收費是多少? 我們為你逐一拆解!另外更收集了患者對檢查常見的問題和疑慮,為你做好準備!
一般來說,腸胃科專科醫生會先為你進行初步檢查,包括臨床檢查、血液檢查以及超聲波檢查,若初步懷疑有肝癌跡象,會再轉介至外科專科做後續檢查。如你是篩查後轉介來做檢查,或會跳過這三項檢查,直接進行腹部造影檢查。
- 臨床檢查:醫生先按壓腹部檢查肝臟是否有疼痛或腫脹情況,看看皮膚和眼白有沒有泛黃跡象1,2。
- 血液檢查:抽血進行「血液甲胎蛋白 (AFP) 測試」1,2,及/或「異常凝血酶原 (PIVKA-II) 測試」3,以評估肝臟功能。
- 腹部超聲波檢查1,2:
特點 |
|
---|---|
掃描需時 | 約20-30分鐘4 |
檢查流程 | 先塗抹水溶軟膏塗在腹部
è 用超聲波儀器進行檢視,螢光幕上會即時顯現體內器官的影像 è 為求清晰影像,病人需要控制呼吸或轉換姿勢 è 檢查後,清潔身上的軟膏便可離開3 |
注意事項 | l 對較小腫瘤的敏感性較低,通常配合血液甲胎蛋白 (AFP)測試作初步診斷4
· 不適合肥胖人士,腹部脂肪過多可能會阻礙超聲波探測5 |
事前準備 | 檢查前須禁食最少四小時 |

醫生會先為患者塗抹水溶軟膏於腹部,並用用超聲波儀器進行檢視,螢光幕上會即時顯現體內器官的影像,其間病人或需控制呼吸及轉換姿勢。
血液檢查能夠快速檢查有沒有患上肝癌,主要分為兩種,包括「血液甲胎蛋白 (AFP) 測試」以及「異常凝血酶原 (PIVKA-II)測試」:
- 血液甲胎蛋白 (AFP)
AFP一般只出現於胎兒血液中,但肝細胞癌變後身體便會重新製造AFP,令患者血液的AFP 濃度升高1。AFP測試準確度只有約68%1,因AFP 濃度上升亦會受不同因素影響,如肝硬化、肝炎、 睾丸瘤、卵巢瘤、懷孕等,而且約20%的肝癌患者AFP指數屬正常水平5,所以AFP測試通常需配合其他掃描進行檢查。 - 異常凝血酶原(PIVKA-II)
PIVKA-II是異常凝血因子。正常的肝細胞中,PIVKA-II可轉換成正常的凝血酶原,但在肝癌細胞,由於其轉換機制受阻,PIVKA-II會持續在身體累積,在血液的濃度上升。研究顯示,血液中PIVKA-II的濃度與肝癌腫瘤大小成正比,比AFP更有效檢測出3cm 或以下的腫瘤,準確度達82%6,較AFP高。除了作為診斷指標, 研究發現PIVKA-II亦或可用於監察治療的成效7。
PIVKA-II並非政府常規檢查項目,你可以向主診醫生查詢有關詳情。

醫生會從患者手臂血管抽取少量血液作檢查
超聲波檢查通常只作初步確診之用,如想了解更多腫瘤的情況以判斷治療方案,醫生會為你安排造影檢查包括電腦掃描 、磁力共振掃描以及正電子電腦斷層雙融掃描,「透視」肝臟以及附近組織的情況:
特點 |
|
---|---|
掃描需時 | 約10分鐘 |
檢查流程 | 先在患者手臂上置入靜脈注射軟針
à病人躺在掃描機檢查床,送進掃描機的環形通道內 à通過自動注射器注射顯影劑 à約10 分鐘後便完成掃描,整個檢查需時約1個小時 |
注意事項 | |
事前準備 | 掃描前須禁食最少四小時,並注射顯影劑 |

進行電腦掃描時,患者平躺在檢查台上,並會被推進中空的機器中進行檢查,其間會使用自動注射器注射顯影劑。過程約十分鐘。
- 磁力共振掃描 (MRI) 1,2,12,13:
特點 |
|
---|---|
掃描需時 | 約30分鐘 |
檢查流程 | 先在患者手臂上置入靜脈注射軟針
病人躺在掃描機檢查床,其間需要固定身體;檢查期間儀器會間歇地發出噪音 通過自動注射器注射顯影劑 約30分鐘後便完成掃描,整個檢查約2小時 |
注意事項 |
|
事前準備 |
|

進行磁力共振掃描前,醫護會為你供耳塞。檢查時,患者會被推進隧道式的機器中進行檢查,其間會使用自動注射器注射顯影劑。檢查過情約30分鐘。
不同類型的肝臟腫瘤在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下會呈現不同的影像,醫學上我們稱為「顯影劑著色圖樣 (contrast enhancement pattern)」,因此透過造影檢查,我們可以分辦肝臟陰影從而判斷出腫瘤性質。
- 正電子電腦斷層雙融掃描:
特點 |
|
---|---|
掃描需時 | 約20-60分鐘 |
檢查流程 | 先從靜脈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
等待30-60分鐘,讓藥物被身體細胞吸收,飲用充足水份及保持身體和暖 掃描前先走排尿液 掃描過程約20至60分鐘,整個檢查約2小時 檢查後或會為病人量度身體殘餘輻射量,達安全標準便可離開 檢查後12小時應避免近距離接觸孕婦、小孩或嬰幼兒。 |
注意事項 |
|
事前準備 |
|

正電子電腦斷層雙融掃描儀器與電子掃描儀器非常相似。護士會先患者手背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,並需等待約30分鐘後才能進行掃描檢查時,患者會被推中空的機器中進行檢查。掃描過程約20-60分鐘。
以上三類檢查可在一般在醫院和日間診治中心進行,待麻醉藥力消散後即可回家。並非每位患者均需進行以上所有檢查,醫生會因應情況為你進行不同檢查,以確定癌症的嚴重程度,判斷腫瘤的數量、大小以及是否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為肝癌進行分期,幫助決定最佳治療方案。
活組織切片檢查(經皮穿刺)在肝癌患者上較少採用,但可判斷腫瘤屬良性或惡性。若造影檢查不能確定腫瘤性質便需抽取活組織作進一步診斷。檢查前六小時開始禁食,切片過程約需15分鐘1。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,醫生會以一根針經皮膚插入異常肝臟部位抽取組織,在 X 光、超聲波或其他監視系統的指導下,抽取組織樣本,並送交病理科診斷。15
原發性肝癌即癌症是由肝細胞開始癌變而引起,非原發性即癌細胞是由其他部位轉移過來。透過骨骼掃描以及正電子電腦斷層雙融掃描便可找出癌細胞的「起源地」及擴散位置1:
- 同位素骨骼掃描16 :檢查癌細胞有否入骨。醫生會將放射性藥物注入靜脈,靜待數小時,待骨骼裡的受損組織充分吸收藥物後,便可掃描全身。骨骼掃描的輻射劑量極低,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特點 |
|
---|---|
掃描需時 | 約15分鐘 |
檢查流程 | 先從靜脈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
|
注意事項 |
|
事前準備 | 無須特別準備 |

進行同位素骨骼掃描前,護士會先患者手背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,並需等待最少3小時才能開始掃描。檢查時,患者會被推中空的機器中進行檢查。掃描過程約30分鐘。
(有關正電子電腦斷層雙融掃描資訊,請參閱「完成初步檢查後,醫生說要再做「造影檢查」。何為造影?為何要花錢再做?」)
根據英國國民健保署(NHS),電腦掃描導致患癌的機率少於1/200018 ,對患者的健康影響十分有限,無須過份擔心。
一般而言,顯影劑是安全的藥劑,但有機會損害腎臟功能,亦有小部份人士或會出現過敏。因此如患有腎病、出現任何過敏情況或曾有過敏反應,應立即告知醫生。電腦掃描使用碘化顯影劑。進入身體後會有輕微發熱的感覺,數分鐘後便會回復正常。碘化顯影劑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只有0.6%19,大多數只有輕微反應,例如紅疹、皮膚發紅、發癢。在罕見的情况下,過敏反應能引致氣促、心律不正、心絞痛、急性腎衰竭,甚至死亡。而碘化顯影劑亦有機會損害腎臟功能。磁力共振掃描使用釓類造影劑,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低於1%20,大多數只有輕微反應,例如噁、嘔吐、頭痛、紅疹。唯患有嚴重腎病的患者接受注射後可能出現系統性腎臟纖維化病變,所以並不適合腎病患者使用。
最後……附上私家醫院各項檢查項目費用(只供參考),一目了然!
私家醫院收費 價錢只供參考 |
|
血液測試 | 數百元 |
---|---|
上腹部/肝膽超聲波檢查 | $910-$4,230不等 |
上腹部電腦掃描 (CT) | $5,200- $12,850 不等 |
上腹部磁力共振掃描(MRI) | $9300- $14,520不等 |
同位素骨骼掃描 | $5,450-$7,300不等 |
正電子電腦斷層雙融掃描( Dual-Tracer PET/CT) | $13,600-$26,875不等 |
部份診所/醫院提檢查組合,價錢比單項檢查逐一收費更划算。如你已購買醫療保險,可向你的保險公司查詢賠償方式及金額,並諮詢有關後續治療、藥費開支的賠償程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