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篩查

肝癌篩查旨在通過及早診斷肝癌,讓患者能早日開展治療。鑑於肝癌的惡化速度非常快,肝腫瘤平均只需約4個月就能增大一倍1,因此,需要定期檢查方能有效及早發現早期肝癌,提高治療效果,同時亦有助増加肝癌患者存活率。
若患者能及早發現肝癌並配合治療,其5年存活率可達40-70%,整體存活期可多於5年3-4;一旦延至晚期才被發現,肝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則會大幅減少至低於5%,整體存活期可大幅減少至11個月左右;不幸如在末期發現,整體存活期更急降至僅多於3個月。簡而言之,肝癌患者若能在早期發現,可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。

因此,據衞生署指引建議,患上慢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丙型肝炎或肝硬化等高危人士,應考慮每6至12個月進行血液測試和肝臟超聲波檢查。

新式PIVKA-II指標 增強早期肝癌的檢測敏感度

然而,傳統監測方式,即肝臟超聲波掃描及血液甲胎蛋白 (AFP) 測試未必能高效偵測早期肝癌。因此,近年醫學界開始應用另一個肝癌腫瘤指標——異常凝血酶原 (PIVKA-II)於臨床監測。有研究顯示,合併使用這兩種肝癌血液測試(異常凝血酶原(PIVKA-II) 及甲胎蛋白測試(AFP))能大大提升肝癌的檢測敏感度至92%以上,增強檢測早期肝癌的機會!

下圖詳細列出傳統與新式肝癌血液測試的分別。

有關血液測試及肝臟超聲波檢查預約及收費,請聯絡相關醫院查詢。
1:Sheu JC et al. Growth rate of asymptom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. Gastroenterology 1985; 89: 259–266.

2:El-Serag HB et al. Surveillanc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: in whom and how? Ther Adv Gastroenterol 2011; 4: 5–10

3:Kao WY et al. Prognosis of Early-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: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Substages of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System Based on a Cohort of 1265 Patients. Medicine 2015; 94(43): e1929

4:Sastre J et al. Clinical guideline SEOM: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. Clin Transl Oncol 2015; 17: 988–995

5:Cancer Expert Working Group on Cancer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2016 Recommendations on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for Liver Cancer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. Available at https://www.chp.gov.hk/files/pdf/liver_cancer_professional.pdf. Accessed 4th May 2021

6:Chan HLY et al. Elecsys PIVKA-II and elecsys AFP assays demonstrate good clinical performanc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(HCC) diagnosis across different disease stages and etiologies. In The Liver Meeting Digital Experience™. AASLD 2020.

7:Singal A et al. Meta-analysis: surveillance with ultrasound for early-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.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9; 30: 37–47
肝癌篩查
肝癌篩查

為何需要肝癌篩查?

肝癌篩查旨在通過及早診斷肝癌,讓患者能早日開展治療。鑑於肝癌的惡化速度非常快,肝腫瘤平均只需約4個月就能增大一倍,因此,需要定期檢查方能有效及早發現早期肝癌,提高治療效果,同時亦有助増加肝癌患者存活率。

若患者能及早發現肝癌並配合治療,其5年存活率可達40-70%,整體存活期可多於5年;一旦延至晚期才被發現,肝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則會大幅減少至低於5%,整體存活期可大幅減少至11個月左右;不幸如在末期發現,整體存活期更急降至僅多於3個月。簡而言之,肝癌患者若能在早期發現,可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。

肝癌患者5年存活率

晚期確診
少於5%
及早發現可大大提升存活率

因此,據衞生署指引建議,患上慢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丙型肝炎或肝硬化等高危人士,應考慮每6至12個月進行血液測試和肝臟超聲波檢查。

新式PIVKA-II指標 增強早期肝癌的檢測敏感度

然而,傳統監測方式,即肝臟超聲波掃描及血液甲胎蛋白 (AFP) 測試未必能高效偵測早期肝癌。因此,近年醫學界開始應用另一個肝癌腫瘤指標——異常凝血酶原 (PIVKA-II)於臨床監測。有研究顯示,合併使用這兩種肝癌血液測試(異常凝血酶原(PIVKA-II) 及甲胎蛋白測試(AFP))能大大提升肝癌的檢測敏感度至92%以上,增強檢測早期肝癌的機會!

下圖詳細列出傳統與新式肝癌血液測試的分別。

不同血液測試的分別:

單一 甲胎蛋白 VS 組合 異常凝血酶原 加 甲胎蛋白

甲胎蛋白 (AFP) VS 異常凝血酶原 (PIVKA-II) + 甲胎蛋白 (AFP)

單一 甲胎蛋白 VS 組合 異常凝血酶原 加 甲胎蛋白
  • 甲胎蛋白水平偏高可能與肝癌有關
  • 單獨使用敏感度有限,因部分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在正常範圍,或導致漏診
  • 異常凝血酶原水平偏高可能與肝癌有關
  • 腫瘤大小與異常凝血酶原的濃度呈正比,腫瘤越大,濃度愈高
  • 配合甲胎蛋白(AFP)血液測試提高準確度

有關血液測試及肝臟超聲波檢查預約及收費,請聯絡相關醫院查詢。